手釀
- 詳細介紹
洞山手釀是采用傳統工藝精釀而成的黃酒,釀造工藝發展至今已有近百年歷史,仍保持著它獨特的風格,主要表現在黃酒的選料、釀造的時間、技術和窖藏的方法(洞藏)上。
選料:洞山牌黃酒選用洞山寺廟山下的泉水,產于宜豐縣洞山境內高山水嶺低溫潮濕山垅中屬珍貴稀有的“貢米”——黑柳條糯米為原料。
釀造時間:必須在每年的立冬后至清明節前進行釀造,謂之“冬釀春熟”。
釀造技術:先將黑柳條糯米用洞山山泉水浸泡12-15小時后蒸熟,用溫泉水從上而下淋至冷卻(26-30℃)放入缸內撒些酒曲粉加蓋保溫24-26℃自然發酵36-48小時,缸內的糯米軟化,香氣撲鼻,再投入麥曲繼續糖化發酵 24-36 小時,當酒醪固體上浮起形成醪蓋后,便投入窖藏了的白酒(也稱燒酒,酒度不低于 50 ℃)充分攪拌均勻,以緩沖發酵期,抑制酒酸,使其保持一定的糖份和氨基酸態氮,然后加蓋靜置24小時,開始搗耙2-3次后封蓋好。經4-5個月封釀,當酒醪已無白酒(燒酒)味,取出壓榨酒糟,再封釀,再次濾腳封釀后灌壇窖藏在山洞中180天以上(窖藏時間越長酒越醇)。
窖藏方法:黃酒灌壇后必須在洞山腳下底溫的山洞中窖藏在180天以上,自然陳釀,使酒體內的各種香味成份營養物質能夠有機融合,所以因陳年窖藏在山洞中而得名。
洞山手釀具有口味醇厚柔和鮮爽、濃郁醇香、呈橙黃至深褐色和清透有光澤的特色。